top of page

非暴力沟通
最近在读《非暴力沟通》,书中有一句话说:“ 解决所有暴力的唯一道路就是放下自己的执见。 ” 仔细想来,我们大多数人都习惯于表达自己的想法(执见),却不擅长表达感受。而想法往往伴随着评判——贴标签、比较、指责、抱怨、批评,这些都在无形中构成了暴力语言。我们太在意得失、对错、成败,以至于评判成了惯性思维。要在生活中做到不带评判地观察和觉察自己或他人的真实感受,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 鲁米曾说:“ 我们无须寻找爱,只需消融内心爱的障碍 。”这句话点明了一个真相:爱本来就在,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样子,因为神就是按祂的样式创造了我们,而神就是爱。那个障碍,其实就是那个坚固的“我”。敌对意识深植在这个“我”中,每当冲突发生,我们的注意力就会被“我”和“属于我的”念头占据。这些念头以及那个不断生出念头的的“我”,某种程度上只是我们为生存和利己而创造的幻象。它不断升级虚幻,驱使我们追逐更多金钱、地位与权力…… 因此,真正要改变的不是行为,而是意识。 只有放下我的执见,放下我对评判的执着,让暴力在心中消融,我们才可能活出非暴力的沟通 。这意味着我们必须从一种生活,即无

Yan
6月12日
爱出者爱返
刚刚读完《爱的五种语言》,这被称为一本情感使用说明书,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爱的语言,像学习一门外语一样,去学习掌握对方需要的爱语,只要识别出对方的主要爱语并调整自己的表达方式,就能收获理想的亲密关系。我相信用这个方法确实会有一定的效果。 但我想也会有个问题,当爱的表达成为一种需要练习的技能,当每个表达都要经过"这是否是他的主要爱语"的过滤,这种计算过的亲密还是爱本身吗?尤其当书中建议"即使感觉不到爱,也要坚持说配偶的爱语"时,这种爱的表达的训练是不是就失去了爱自然流露的本真? 我相信真正的爱是在充分接纳对方的同时,保持真实的爱的表达,而不是刻意迎合对方。比如说,我可以理解并感恩你的表达,虽然我不需要这种方式,但我能欣赏并接受你的心意,同时我也会继续乐意用我最真诚的方式来爱你,不论你怎样对我。当然说是这样说,做起来不容易,因为这需要足够大的包容。 在这本书中有提到,只有当人无私无我的时候,才可以做到完全接纳包容对方,甘心乐意不求回报的为对方付出,就好像是特蕾莎修女一样,这是真爱。但除了圣人谁能做到?人人都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,怎么能无我?我要得到肯定、陪

Yan
4月23日
杂碎,一以贯之
本来我们就是一,只是在物质世界显化不同,如一个身体不同的肢体部位,各司其职,互为补充,互相效力。人、教会、宗教、其他意识形态都在其中是一个共同体。我们与万物都是一体,万有属于我们,我们又属于道,道即神。当我们相信,我们是合“一”的,不分别,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,这真正的仁爱就生发出来了。这就是信仰,信仰的力量,信仰的终极,源于一,是初也是终,是开始也是结束。 佛说人人都是佛,你信吗?众生要从因果轮回这个假象当中解脱出来,你信吗?圣经说神已经更新了这个世界,死人已经复活,你已经得救了,你就是神的儿子,你相信吗?你信就必得救,而不信的认为这是荒谬的言谈。但信仰就是因为荒谬所以信,荒谬是人所以为的概念,有荒谬就有真理,殊不知颠倒众生所以为的荒谬其实就是真理。 佛教中有个盂兰盆节,盂兰的本意是倒悬,盆是一切器皿,盂兰盆节源自一个解救亡亲倒悬之苦的故事,一个阴魂可以得救,就代表一切阴魂都要解脱苦厄。这也是这个节日的意义,就是承仗三宝救度一切众生解脱倒悬颠倒之苦。而同样的意义不同的表达,如基督教的死人都要复活得救。 佛教说颠倒众生,基督教说逆性的罪人,道家说成

Yan
2023年6月23日
圣洁的灵魂与不洁的肉体
圣洁的灵魂与不洁的肉体可以同时存在,如《悲惨世界》中的芳汀,她在贫困潦倒中, 为了孩子几乎牺牲了自己的一切, 出卖了自己的牙齿、头发,甚至肉体,沦为娼妓。但从没有出卖自己的灵魂,持守住了 最感人和最伟大的母爱、最圣洁的灵魂。...

Yan
2022年10月31日
以有涯而逐无涯,殆矣
生命树,无限的生命;知识树(分别善恶树),无限的知识。 当人以有限的生命追逐无限的知识,就如同庄子所说,生有涯而知无涯,以有涯而逐无涯,殆矣。所以,当人认识到自己的有限,从而先追求到无限的生命,那么无限的知识也就会源源不绝的跟过来为你效力,而你不需要刻意的追求,只取当下所需...

Yan
2022年9月12日
TOP
bottom of page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