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爱自己?

  • 作家相片: Yan
    Yan
  • 2022年7月25日
  • 讀畢需時 1 分鐘

已更新:10月2日

我太爱我自己,我想要人们认可我、表扬我、喜欢我,不想让自己受冷落,受伤害,受委屈,别人有的我也要有,别人行的我也要行。我努力的爱自己,体贴自己,满足自己,让自己快乐,可我发现这就是个无底洞,这个自己永远有填不满的欲望,有越来越多的苦恼愁烦。这个自己怎么爱?于是我又会自暴自弃、自怨自怜,这到底还是不是我自己?我感觉我迷失了自己。所以,爱自己,就要找回我自己,那应该是一个恩慈、喜乐、和平、温柔、良善、忍耐、信实、有节制的自己,一个充满包容和仁爱的自己,是一个本自具足、无所缺乏的自己。努力让我回归成这个真正的自己,这才是真的爱自己。

相關文章

查看全部
非暴力沟通

最近在读《非暴力沟通》,书中有一句话说:“ 解决所有暴力的唯一道路就是放下自己的执见。 ” 仔细想来,我们大多数人都习惯于表达自己的想法(执见),却不擅长表达感受。而想法往往伴随着评判——贴标签、比较、指责、抱怨、批评,这些都在无形中构成了暴力语言。我们太在意得失、对错、成败,以至于评判成了惯性思维。要在生活中做到不带评判地观察和觉察自己或他人的真实感受,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 鲁米曾说:“ 我们

 
 
 
爱出者爱返

刚刚读完《爱的五种语言》,这被称为一本情感使用说明书,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爱的语言,像学习一门外语一样,去学习掌握对方需要的爱语,只要识别出对方的主要爱语并调整自己的表达方式,就能收获理想的亲密关系。我相信用这个方法确实会有一定的效果。 但我想也会有个问题,当爱的表达成为一种需要练习的技能,当每个表达都要经过"这是否是他的主要爱语"的过滤,这种计算过的亲密还是爱本身吗?尤其当书中建议"即使感觉不到爱,

 
 
 
杂碎,一以贯之

本来我们就是一,只是在物质世界显化不同,如一个身体不同的肢体部位,各司其职,互为补充,互相效力。人、教会、宗教、其他意识形态都在其中是一个共同体。我们与万物都是一体,万有属于我们,我们又属于道,道即神。当我们相信,我们是合“一”的,不分别,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,这真正的仁爱就生发出来了。这就是信仰,信仰的力量,信仰的终极,源于一,是初也是终,是开始也是结束。 佛说人人都是佛,你信吗?众生要从因果轮回

 
 
 

留言


  • Facebook
  • Instagram
  • YouTube

© Copyright 2020-2025 第八日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