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祷告之旅

  • 作家相片: Yan
    Yan
  • 2022年12月7日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
已更新:2023年1月26日

信仰的目的就是要将一个人从生命是肉体物质的意念中解放出来,恢复真正的神性的生命意识。在物质世界中一个人受制于感官和情欲的影响、受困于物质世界的原因,是因为”我“想主宰与物质有关的一切,我要控制、我要计划、我要选择,我相信我的能力、我的努力会得到我期待的结果......这就是魔鬼的意识,想要僭越真正主宰的意识。


这魔鬼的意识也是我们的私欲,是“我”想主宰一切的渴望。我在这些过程中执着于自己肉体器官所感知意想的,被物质肉体感官所带来的眼目的情欲、肉体的情欲和今生的骄傲所捆绑。因而生出分别、比较、妄想,从而产生在情感、观念上的不同主观感受和期待,常常想趋利避害、趋吉避凶....而这又常常不能被满足,常常事与愿违,常常计划跟不上变化,常常会不以我的意志为转移意外的发生......与是烦恼同时跟着就来了。一切妄想、执着、情绪、烦恼皆因这个受限的“我”而起。


而要将受限的自己解脱束缚的最佳方法,就是相信有一位超越一切之上的主宰,相信他的意念高于我们的意念,相信只有他可以拯救我们。并且经常地不间断地努力将心思意念放在他至高的意念里,即放在神的意念里,这就是祷告。这是被称为在耶稣基督之名里祷告,求告主名的必会得救。因耶稣基督之名的含义就是”神拯救受膏者“,受膏者就是受圣灵膏抹者,就是被圣灵膏抹、带有圣灵印记的人的意识,而这是人本来灵魂的样式,是起初按照神的样式被造的,因神就是个灵。受膏者得救就是恢复原本的神性意识,即从魔鬼的意识恢复成为基督的觉知。基督是神的儿子,子顺服于父,而父子本为一体,这是真正的主宰,这也是本真的我。


只有这样,一个人的人生便有了意义,那就是走上得救之路,寻回我自己,回归我真正的家。这也是“祈求、寻找、叩门”的祷告之旅。


我告诉你们:你们祈求,就给你们;寻找,就寻见;叩门,就给你们开门。因为凡祈求的,就得着;寻找的,就寻见;叩门的,就给他开门。| 路11:9-10 |

相關文章

查看全部
众妙之门

道可道,非常道。名可名,非常名。无名天地之始;有名万物之母。故常无,欲以观其妙;常有,欲以观其徼。此两者,同出而异名,同谓之玄。玄之又玄,众妙之门。 常道、常名,不可言说。 如果非得用语言文字表达,那就用“有”和“无”来表达。 无,称为天地之始,永恒的空无,即常无。 有,称为万物之母,永恒的妙有,即常有。 常无与常有这两者同出一源,如一体两面,同称为说不出来的奥秘,就是常道。虽然这 道是不可见不可

 
 
 
只求神的国和义,就是舍己

舍己 = 否定“己”,不再以自我为中心。 只求神的国和义 = 以神和祂的旨意为绝对中心。 一个是 “放下什么” (舍己),另一个是“追求什么” (求神的国)。 当你真正“只求”神的国时,必然就在“舍”那个与之争竞的“己”了 。 一个罪人,他的生命常态是 “求自己的国和自己的义”,这就是高举自己、维护自己、要与至上者同等的 魔鬼意识 。 自己的国中自己是王 ,我的地盘、我的边界、我的计划、我掌控的人

 
 
 
基督的舍己和罪人的舍己

基督的“舍己” 是先从神圣荣耀到奴仆形象的“虚己”,以至于顺服至死,「 他本有神的形象,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。反倒虚己,取了奴仆的形像,成为人的样式。既有人的样子,就自己卑微,存心顺服,以至于死,且死在十字架上」腓2:6-8。 这是源于耶稣对自身的神子身份与神完美关系的确知。 “虚己”的原文是“倒空自己”。耶稣倒空的不是祂的神性,而是祂与神同等的荣耀与权能。基督谦卑、虚己、顺服,以至于死,且死

 
 
 

留言


  • Facebook
  • Instagram
  • YouTube

© Copyright 2020-2025 第八日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