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君子喻于义,小人喻于利

  • 作家相片: Yan
    Yan
  • 2022年12月18日
  • 讀畢需時 1 分鐘

已更新:10月2日

君子喻于义,于事必辨其是非,任何事情必分辨是否符合道义,道义就是信实、公义、良善。而道义自在人心,就是人的良心。以内在的良心作为标准参照,以无亏的良心做事,就是喻于大义。而那些不义而富且贵的事情,于我如浮云。


小人喻于利,于事必计其利害,任何事情都算计对于自己的利害得失,甚至见利忘义,这是人的贪心。以外在的东西作为标准参照,以亏缺的良心做事,以达到让自己可以趋利避害,即便获得财富,也是不义之财。


其结果,必然是君子坦荡荡,因无亏良心,大度坦荡,气定神闲;而小人长戚戚,因斤斤计较,患得患失,心神难安。


所以,做任何事情,如果不算计利害得失,只辨别是否凭着良心,就是君子大人了。


子曰:君子喻于义,小人喻于利。| 论语 |

相關文章

查看全部
众妙之门

道可道,非常道。名可名,非常名。无名天地之始;有名万物之母。故常无,欲以观其妙;常有,欲以观其徼。此两者,同出而异名,同谓之玄。玄之又玄,众妙之门。 常道、常名,不可言说。 如果非得用语言文字表达,那就用“有”和“无”来表达。 无,称为天地之始,永恒的空无,即常无。 有,称为万物之母,永恒的妙有,即常有。 常无与常有这两者同出一源,如一体两面,同称为说不出来的奥秘,就是常道。虽然这 道是不可见不可

 
 
 
不惰者,众善之师也

这个劳动节被广传的一句古文,不惰者,众善之师也。理解为:不懒惰、勤奋不懈,是一切善行的老师。但我想换个角度,不同的含义。 “惰”的本意,为不恭敬,不敬畏。这个不敬,在古人看来,就是不敬天。而“师”,不仅有老师的意思,还有首领的意思。所以,不惰就是无不敬天(也就是敬天),是一...

 
 
 
体、用

永恒是“体”,变化是“用”。 生命树是永恒之本体,善恶分别树是变化之所用。 神所造一切,天地、水火、光暗、天水地水、光体,男女,节令、日子、年岁,果实都包着核,核内有仁,仁分左右两半;植物各从其类,动物也各从其类,一切规律,包含律法诫命,全部都是“用”的显化。 所以这个二元世界,是由看不见的“体”,生出看得见的“用”,无中生有,有生于无。而无才是真的有,有才是真的无。 我们看见的一切都是在“用”的

 
 
 

留言


  • Facebook
  • Instagram
  • YouTube

© Copyright 2020-2025 第八日

bottom of page